響應“開局就要奔跑 起步就要躍進”的號召,2024年1月以來,嘉興市第一醫(yī)院心臟中心已相繼完成多例高難度心臟介入手術,開啟新征程,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帶去“心”的希望。
73歲的曹阿姨患心房顫動多年,得知房顫具有非常高的腦卒中風險,而長期口服抗凝藥物治療又有出血風險,在醫(yī)生的建議下,決定接受左心耳封堵手術。 左心耳封堵術(LAAC)是一種新型的心臟微創(chuàng)手術,既可以減少治療房顫的痛苦,又可以降低卒中致殘、致死風險,還可以消除患者對抗凝藥物的長期依賴。目前已被多個國際臨床研究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。 相比傳統(tǒng)的左心耳封堵術需要全身麻醉、經食道超聲(TEE)引導等,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時,還會加大手術風險。而心腔內超聲(ICE)能夠提供心臟結構的實時可視化,隨介入手術全程監(jiān)測,如同心腔內的第三只眼,精準指導左心耳封堵器植入。而且只需局部麻醉就可以進行,避免食道損傷,改善患者體驗,實現(xiàn)手術更精準、更微創(chuàng)。 借助ICE,心血管內科團隊順利完成左心耳封堵術。術后,曹阿姨想到自己可以從此告別抗凝藥,而且不必再擔心因房顫引發(fā)腦卒中的問題,整個人都輕松了。 新年伊始,心血管內科團隊獨立完成了浙北地區(qū)首臺ICE指導下的左心耳封堵手術,成為國內為數(shù)不多能夠獨立開展ICE指導下左心耳封堵術的團隊之一,該技術的常規(guī)應用也將為血栓和出血高危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帶來福音。 78歲的李阿姨心跳非常慢,平均只有40次/分(正常心率60-100次/分),被診斷為II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,必須盡快安裝心臟起搏器,否則隨時可能發(fā)生心跳驟停。在比較了不同類型起搏器之后,李阿姨選擇了無導線起搏器。 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是從股靜脈血管穿刺進入,在心臟內安裝起搏器,因此沒有手術切口,而且起搏器重量只有2g左右,體積僅膠囊大小,比傳統(tǒng)起搏器減小了93%。 心血管內科團隊用不到1小時的時間,順利實施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,李阿姨終于恢復正常心率。2024年以來,團隊已獨立完成該手術項目3例,由于無需靜脈植入心內膜電極,從而避免了傳統(tǒng)手術創(chuàng)口及囊袋痕跡,也防止了電極脫位、斷裂的風險及囊袋感染帶來的嚴重后果。植入后,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,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。 77歲的王大爺近1年來走路時胸悶氣喘的情況越來越嚴重,檢查發(fā)現(xiàn)是重度主動脈瓣狹窄。主動脈瓣狹窄的典型表現(xiàn)有活動后的呼吸困難、心絞痛和暈厥。如果不及時干預,預期生存期只有2-5年。 傳統(tǒng)外科手術需要開胸治療,創(chuàng)傷大、風險高、恢復慢,而且王大爺基礎疾病多,無法耐受手術。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(TAVR)是一種微創(chuàng)的介入治療方法,通過導管將人工瓣膜送達主動脈瓣位置,取代受損的瓣膜。這種方法只需通過小切口或血管插管即可完成,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,縮短了術后恢復時間。 心血管內科團隊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,依托多學科聯(lián)合診療,成功為王大爺解決了心臟問題。TAVR手術作為一種微創(chuàng)、低風險的主動脈瓣置換方法,也成為了更多患者新的選擇。 作為嘉興市第一醫(yī)院心臟中心的主要牽頭科室,心血管內科是嘉興地區(qū)規(guī)模最大的心血管病臨床???,是省市共建醫(yī)學重點??啤⒄憬∨R床重點??平ㄔO單位,中國CTO“老伙計”成員單位。學科成立有胸痛中心、房顫中心、高血壓達標中心、心衰中心和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。 學科下設7個亞???各專科手術量持續(xù)位居全市首位。在冠脈介入、心臟起搏、心臟射頻和結構性心臟病介入等方面均有豐富經驗和突出成果。2023年,介入團隊7次受邀參加多省學術交流手術現(xiàn)場直播。近3年共獲批新項目17項,其中國家級1項,省級2項;發(fā)表SCI論文23篇,最高影響因子44.409;出版學術專著2部;授權發(fā)明專利4項;實用新型專利6項;牽頭制定全國團體標準1項。 心血管內科主任翟昌林表示,新的一年里,學科將繼續(xù)努力創(chuàng)新,不斷推動診療技術的進步,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(yōu)質的醫(yī)療服務。